纺织品皮革质控样标物广泛用于甲醛、偶氮染料、六价铬、pH值、重金属等项目的质量控制。然而,这类有机基体材料易受环境因素影响,稳定性直接决定其有效使用期限。若保存不当,可能导致目标物降解、挥发或迁移,造成检测结果系统性偏差。
一、影响稳定性的关键因素
温度:高温加速化学反应。例如,皮革中六价铬在>30℃下易被还原为三价铬;偶氮染料在热环境下可能分解。
湿度:高湿环境促使甲醛释放或水解,也易导致霉变;而过度干燥可能使皮革脆化、纤维结构改变。
光照:紫外线可引发光降解,尤其对荧光增白剂、某些染料影响显著。
氧气与污染物:氧化作用可能改变目标物形态(如Cr⁶⁺→Cr³⁺),空气中VOCs也可能污染样品。
二、推荐保存条件
根据CNAS-GL037及国内外标准物质管理实践,建议如下:
常规纺织品质控样(如含禁用偶氮、甲醛):密封铝箔袋+干燥剂,–20℃避光冷冻保存,有效期通常12–24个月;
皮革六价铬质控样:必须严格避光、低温(–20℃),且包装内充氮气以隔绝氧气,有效期一般≤12个月;
pH或水萃取物类标物:部分需冷藏(2–8℃),不可冷冻以防相变;
所有标物应避免反复冻融,建议分装使用。
三、稳定性监控方法
出厂前进行加速稳定性试验(如40℃/75%RH放置3个月,等效常温1年);
用户在使用前可通过历史数据比对或插入平行样验证当前状态;
若发现颜色变化、异味、发霉等现象,应立即停用。
特别提醒:开瓶后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(通常≤7天),并记录开启日期。正确的保存不仅是对标准物质负责,更是对检测数据真实性的保障。
通过科学管理稳定性与保存条件,纺织品皮革质控样才能真正发挥“测量基准”的作用,支撑绿色供应链与全球合规贸易。